打造合作平台 促进深度合作
摘要:本文介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从2007年以来,开展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模式、实践思路、主要教学成果及创新集团化办学成果推广、示范及引领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具体介绍和阐述了广东城建职教集团如何坚持校企共生发展,并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显著提高了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一系列与职教集团平台建设和创新模式配套的专业、课程、团队、制度等多方面的建设成果,实现了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广东城建职教集团 校企共生发展 集团化办学
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胡振敏为广东城建职教集团揭牌
一、背景介绍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07年开始尝试以广州建筑总公司、天马集团这两大投资主体框架内的企业为基础,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的联盟式合作办学,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初级阶段。同时,在多年的办学经验中,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学院主动适应广东及珠三角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了一批以建筑类专业群为主,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2016年4月,学院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行业学会、建筑骨干企业和建筑类高职、中职院校共97家单位成立了广东城建职教集团,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胡振敏亲自为集团成立揭牌。集团实行由理事会领导的运行模式,集团成员单位以章程和合作协议书等形式约束各自的职责权利,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集团牵头及挂靠单位。
近年来,学院在与集团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一体化运行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行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以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为重点,联合集团成员单位,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校企深度融通的集团化办学新局面。
二、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
广东城建职教集团成立后,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长期且稳定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打造了校企双赢的新局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集团为平台,在坚持校企共生发展的实践探索中,积极开展工作,围绕校企合作共赢的建设发展思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集团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思路的过程中,学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构建了集团内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保障校企深度融合
集团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科学的集团内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制定了相关规程,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完善了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与机制。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校企互动,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校企实训基地的建设、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坚持“利在企业、功在育人”的合作理念,建立了校企双赢的驱动机制
1)集团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推动下,创新了传统的“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为企业量身打造专门人才,为企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争取校企合作的政府政策性优惠,协助企业完成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以及学习型企业的建设等工作。
3)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素质能力的信息, 学生在“全真”实训基地的真实环境下实践与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学生更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3.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企资源共享机制
集团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在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不断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等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 参与集团的改革与发展。
1) 校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研集团内企业中实习学生的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召开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及专业教研室会议,通过校企合作,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制定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在本专业各企业相关部门的协作下,制定出具有专业特点的建筑类行业标准,来指导人才培养的过程,达到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
2) 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研讨会,广泛邀请集团内多家行业企业理事单位参加,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进一步理清了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经管学院在现有“行业引领、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召开经济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对市场销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切实形成“校内+流通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外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制定了“课程融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定了“双线并进、课证融合、带薪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每年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议,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和企业经理人一起制定课程标准,请企业人士审定课程大纲、课程考核方案等教学文件,充分收集企业素材,编写课程教案及PPT。
4. 坚持产学研结合,共建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1)集团以学院专任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推进校企人才交流机制建设。通过联合培养、技术服务、进修与技能培训等途径,建立以教师下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兼职教学为内容的人才交流机制创新,实现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的共管、共享。
2)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促进校内校外“双创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5.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条件优化机制
1) 学院下的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获取了很多合作企业捐赠的设备和技术支持,重点做好生产性实训(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构建了教学与科研兼容的综合型、开放型的省内同类高校一流实验实训中心。
2)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集团努力创造条件,在稳定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实习基地的层次和质量,加大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争建境外教学基地,让部分学生能在海外知名国际企业实习就业。
三、校企合作体制的特色创新之处
以广东城建职教集团为平台,学院通过与集团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新型的特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其创新之处如下:
1. 校企合作的“厂中校”形式
依托集团内的企业单位,学院充分发挥学校行业背景,优势建立“厂中校”,集团的投资主体--广州天马集团属下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和集团内的企业单位凯旋宫假日酒店内分别建有学院的“天马实训工场”和 “凯旋宫假日酒店实训公司”。
天马实训工厂
2. 校企合作的“校中厂”形式
学院利用校企双方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中厂”。 机电学院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合作共建“现代制造中心”,目前研究所已投入设备80多万元,合作培训项目与合作开发教材均已开始实施;与广州华冠精冲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项目,目前生产性实训流程基本建成,产品质量稳定。信息工程学院与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CCNA考证培训项目实施后,在校生考证通过率大大提高。艺术学院与广州“三禾”、“意谷”、“海力动漫”等多家企业合作建成“工作室”,已接单完成多个工作项目。此外,校内还建有市场营销超市、荔湖咖啡屋、园林实训室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艺术学院与海力动漫签订协议
3. 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模式
自2008年开始,学院先后与企业合作组建了广东中旅、敏捷地产、中星思科网络、蓝盾信息安全等十多个“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企业冠名班,学生规模可观。 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共同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参与质量考核与评价,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学生到企业真实岗位参加顶岗实习,接受技能培训,教师也以调研、兼职的方式下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管理经验。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担任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经济管理学院华必信订单班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4. 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2017年,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在认真总结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等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学院以“四合六共”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抓手,全面落实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5项建设任务,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四、校企深度融合的主要成效
集团坚持校企共生发展,积极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密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主要成效有:
1.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特色学院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得到显著提升。依托集团平台,学院更加主动地区经济、集团内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企业特色、高新技术特色的学院和专业群。其中,校企共建“城建-扬海”软件、MICE、智能制造、华浔装饰”等具有现代学徒制特征的绿色建筑特色学院5个;形成了以建筑技术、建筑管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电子信息和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群为主的办学格局;已建成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在内的4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成功验收;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获得立项;公共实训中心、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近30个。
2. 学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挂牌共建基地,坚持“专兼结合”共同授课模式、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携手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使校企合作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并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其中,学院与中辰钢结构、东方雨虹等公司在卢旺达等“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防水技术与材料实训基地;并着手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拉曼大学等共建“国际建筑与房地产学院”、“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具有城建特色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库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校企共建了“城市建设应用技术、企业财务管理、MICE联盟、机电技术”等4个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一百余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承担学院专业课教学达到68777学时,构建起了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实践的长效机制。
3. 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明显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60%,“双证率”89.8%,获“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时,学院连续3年录取超过7千人,新生报到率高达90.16%,居全省前列。
五、发展思路和展望
集团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为目标,紧扣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制度激励、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理实一体、产学结合”实践育人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存发展,力求逐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1.加快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建设步伐,做好集团化办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2. 加快推进“双师”“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好集团化办学教学团队开发的改革创新,争取以出色的集团化办学业绩,在我国职教集团范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 加快集团内涵建设,做好课题调研、专业建设、课改创新、联合招生、师资培训、人才招聘等各项工作。
4. 加快发展社会服务。集团内部应充分发挥专业、师资、技能鉴定、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行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以期有效提升集团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5. 加强集团信息平台的建设,做好集团网站管理与维护的改革创新,搭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经济贸易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教育。